241.第240章 从你这里买的

2个月前 作者: 地摊上的拖鞋
241.第240章 从你这里买的

第240章 从你这里买的

看到何馆员堂哥的照片后,张扬终于想明白了,老村长为什么会眼熟那个陌生老汉。

何家的基因也太强大了,出了五服的亲戚,五官还能有40%以上的相似度。

考虑到何馆员的堂哥是明牌的盗墓贼,他去荒郊野外,不能是去植树吧?只能是盗墓去了。

很大概率,他本来就在魏家沟村附近,或者正在野外打窝。

韦福光小弟们的阵仗太大,附近的人被吸引过来也很正常。

“难道我们都误会茅十七了?”

“其实他只是单纯的走丢了,或者噶了?”

张扬觉得,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

但是何馆员的堂哥为什么会晕在野外呢?

目前只能用茅十七和其他盗墓贼火并,才能解释得通。

反正这事儿,三川市那边的警方正在调查,张扬也就不操心了。

跟进的任务,交给考古队真正的负责人。

老楚,你的队员出问题了,虽然是临时工,你这个当领导的还是要关心一下吧?

楚振民表示:

张扬你这是不懂临时工合同的含金量啊!

茅十七连续三天不在群里签到,视为主动离职,后续发生的事,都与本考古队无关。

人生有梦,各自精彩!

张扬看完楚振民发来的消息,受益良多。

论“合理违法”,谁能玩的过老楚这样的前辈呢?

他打开办公室的大门,看了下自己手底下的员工们。

这三位,应该没有人想签临时工合同吧?

那个小房间里,陶嫦倒是很适合。

但是人家也不签合同啊,天天就在那儿倒腾鸡缸杯,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想到陶嫦,张扬顺便记起,今天还有件小事情得上点心。

陈彦光有位法国的客户,想来直播间鉴定点东西。

连礼物都提前刷好了。

张扬得在开始直播前,把身上这件纯白色的T恤给换了,不然有点冒犯。

……

下午,直播开始。

“张大师好,有件瓷器,想请您帮忙看一下。”

“没问题,不过你手能不能别一直抖啊。”

张扬看着视频那头不停抖动、始终无法聚焦的画面,有一种晕车的感觉。

“我也想,可是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啊,就很紧张。”

“那你把手机放桌面上,镜头朝上。”

这个办法果然有效,一件精美的青花瓷雕,出现在大家眼前。

“老师,我看不见弹幕,没有参与感。”

“你要求还挺多的……再坚持五秒吧。”

张扬眼前的瓷器,很像瓷雕,只有巴掌大小。

雕刻的主体是一位闭着眼睛,戴着书生帽,穿着装饰有卷云纹长袍的读书人。

这人正斜躺着,有一只手搁在怀里的酒缸上,像喝醉了一样。

在人物的肩部,还有一个小缺口。

这雕的是李白吧

绝对是,看上去就像,而且还用酒缸喝酒

真好看啊,就是有些黑点点,估计是实用器

“这是什么东西你知道吗?”张扬问宝友。

“我上网查了一下,说是水滴。”

“没错,就是水滴,砚台磨墨时加水用的文具。”

华夏古代的读书人,出了名的优雅。

墨要加水稀释,那可不兴用杯子,让市井气沾染了书案。

得用各种造型奇特的容器,一滴一滴的往里面加水。

“你这件水滴,不得了啊!”

“弹幕有人说这雕的是李白,没错,还真是。”

“李白不是也叫青莲居士吗?这个造型,就叫青莲醉酒。”

“上面的青花纹饰,蓝中带一点灰,符合回青和石子青混合的特点。”

“一件大开门的,明代万历中期的青花水滴。”

虽然万历青花没有宣德那么贵,但就宝友手里这件,巴掌大的青花瓷,起拍价起码也要三万了。

不过宝友听到三万的报价,并没有惊喜的意思。

张扬合理的猜测,他应该是买贵了。

“老师,还有一件,我感觉也是水滴,帮忙一起看看行吗?”

宝友说着,拿出一个小小的金属器。

一件号角造型的铜杯。 杯口和乒乓球差不多大,末端有一个带箍的水牛头。

黄色的铜面上,零星分布着一些绿锈。

这就是传说中的牛杯吗

牛头雕的不错啊,像老东西

“这件东西的学名,应该叫角杯。”

张扬随手从网上搜出一张图片,给直播间的观众和宝友看了一下。

“图片上的是出土于何家村的兽首玛瑙杯,唐代的。现在是陕历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

“这两件东西的造型是不是很像?”

“确实很像。那我这件应该比唐代还要早,起码是汉代的吧。”宝友猜测道。

张扬摇了摇头。

“你这件也是唐代的。”

“和兽首玛瑙杯是同一时期的东西,不过人家是玛瑙,你这个是铜。”

“在古代,铜应该比玛瑙贵吧?”宝友思索着问出这样一个奇葩的问题。

“宝友,古代,不是异界。”张扬无语的答道。

“玛瑙纯天然的,要大到能雕刻杯子,肯定比人工提炼的铜贵啊。”

“你别老想着价格了,先帮我看看,牛鼻子的两个孔,和杯子是连通的吗?”

宝友按要求,盯着牛首的鼻孔看了半天。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看不出来。

张扬和观众们的血压一下就被拉上来了。

“看不出来你磨蹭半天?算了,等文物局的专家慢慢看吧。”

“要是牛鼻子是通的,那就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来通杯了,比角杯的价值要高上好几档。”

“不过再高的价值,也不能卖,这是文物,宝友你记住。”

“可这是我在古玩市场上淘回来的呀!”宝友介绍了一下东西的来历。

在张扬听来,他像是想证明,东西得来的途径很正规。

“你说这些没有用。”张扬告诉宝友。

“哪个古玩市场、找谁买的、有没有联系方式、转账记录有吗、在场有没有其他人看见……”

“就算这些问题,你都知道答案,那我来一句你不知道青铜器不能交易吗,你要如何回答?”

全回答“不知道”不就就行了

都不知道?那跟我们回局里接受一下普法教育吧

其实最差的结果也就是没收违法所得,判三个月缓刑,宝友你别紧张

“我不紧张。”宝友还有心思和弹幕互动。

“张大师,这件东西是我从你这里买的啊,你忘了吗?”

“是吗?”

宝友想坑人,张扬完全不慌:

“那我发错货了,你退一下吧!”

……

“我不怕老六,兄弟们尽管来试。”

张扬无所畏惧的挑衅着弹幕。

这批观众,根本不懂文物专家证书的厚重!

不过老六的宝友毕竟是少数,最多的,应该还是和张扬正在连线的这位宝友类似:

听声音就是年轻人,手里拿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翡翠饰品……

“老师您好,这是我未婚夫送我的求婚戒指,想请您帮忙看看是不是真的。”姑娘娇滴滴的声音,有点小夹。

“已经求婚了吗?”

张扬聊天似的问了一嘴,“恭喜恭喜,百年好合”已经到嘴边了,就等对方的回答。

没想到姑娘来了句:

“上个月求的,我暂时答应了。”

求婚还能暂时答应?

这话听起来就茶里茶气的。

“那如果鉴定出来是假的,你就退婚吗?”张扬忍不住问道。

“那倒不是,主要还是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吧。女人嘛,就是想嫁个好男人。”

综合考虑……

姑娘的回答,让张扬有一种听领导讲话的感觉。

不过还好,翡翠是真的翡翠,并不是啤酒瓶。

感谢夕阳暮月的100币打赏!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