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国人大会

9天前 作者: 凤凰北斗
第303章 国人大会

这些没有入仕的举子,如果只是一个人发出声音,对朝堂上的事情几乎不会产生多少影响。

但是他们聚集起来发出的声音,别说朝堂上的官员要注意,就连朱由检这个皇帝,都要关注一二。

作为这件事的推动者,朱由检为了把事情控制在自己掌握的范围内,也为了促进报纸的销量、增加报纸的影响力,吩咐京报推出增刊——

在原本的四版报纸之外,又增设了四个版面。专门讨论恩科设立、增设县官的事情,让在京的举子的发表意见。

这让京城举子的言论,顿时找到了汇聚地。他们纷纷踊跃发表文章,表示对恩科的支持,赞成增设县官。

文章之多,甚至连增加的四版都刊登不过来。以至于朱由检只能下令,把增刊再增四版,刊载这些文章。

得益于吕祥对印刷技术的改进,这样做增加的成本并不多,所以报纸的售价也没提高,仍旧以原价出售,吸引更多的人购买。

同时,为了减少支出,增刊上发表的文章,不会给作者发放稿费。惟有一些质量特别好的文章、被选在正刊上发表的,才能拿到稿费。

这样的文章很少,但是京城的举子,现在对稿费大多不在意。他们欣喜的是自己的文章能被免费印刷,让自己的意见传扬出去。

尤其是听说增刊的事情是皇帝下的命令后,他们更是认为皇帝在支持他们。更加踊跃地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表示对增设县官的支持。

这些举子的言论,很快就通过报纸的传播,被京城的官员、民众看到,进而影响到他们。

民众是觉得举子说得正确,这么多人支持的事情,还是皇帝陛下提出的,不可能有什么错。

官员则是觉得,自己若反对的话,说不定就会有举人聚集在家门口,让自己出不了门。

他们从不断增加的增刊中,已经看到了士子对这件事的表态。

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时公然反对。

所以大部分官员的态度,已经转向支持增加县官。

这些人的态度,很快就反馈在报纸上。钱谦益发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对增设恩科、增加县官的支持。

他的这篇文章,根基是之前提出的恒产论。认为让士人有恒产,能够坚定士人的恒心,朝廷应大力支持,让更多的士人有恒产、有恒业。

当官为朝廷效力,就是恒业的一种。朝廷录用的士人越多,有恒业的人就越多,世上会有更多的小康家庭,脱离贫困境地。

皇帝特意让祖上三代白身的举人参加恩科,就是为了减少贫困士人,增加小康家庭。

这种说法,很合那些贫困举人的胃口,他们纷纷发表文章,表示对钱谦益的支持。

朱由检看着这些,却是哭笑不得。因为官员虽然能说是恒产者,但是他们的财富,却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朝廷从创造财富的人那里征收,然后发放给他们。

这样的人越多,民众的负担越重。所以官员的数量,是不可能无限增长的。不可能靠着这个途径,让士人都有恒产。钱谦益的文章,根本就是歪理:

“这家伙真有意思,总能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

“或者说他的性格中有投机取巧的因素,已经深入骨髓!”

知道钱谦益的这篇文章是在支持自己,也能迷惑到一些人,朱由检没有阻止文章的发行,还安排撰稿人根据这点讨论。

但是他的心里,对钱谦益是很警惕的。觉得对这个人以后要多注意点,免得他搞出什么乱七八糟的新理论,遗祸后世之人。

在钱谦益做出表态后,东林党的官员,基本不会反对。其余被朱由检留用的阉党官员、以及新起复的中立派官员,也不可能坚决反对这一点。

所以在朱由检看来,廷议的结果基本能够确定了。他现在关注的是,报纸上的杂音。

在对增设县官的一片支持中,有些举子对恩科的具体设置上,提出一些异议。

这个异议,首先是参加明法科和明算科举子提出的,他们认为进士科的副榜允许参加恩科,明法科和明算科的副榜却没规定,有些苛待他们。

所以他们提出,要允许明法科和明算科的副榜参加恩科,或者干脆赐予明法或明算出身。

由此一些人提出,恩科的明经科进士、明书科进士,和明法科进士、明算科进士没有区别,所谓的赐明经出身、赐明书出身,其实就是明经科和明书科的副榜。

既然如此,明法科和明算科的副榜,怎么就不能赐出身呢?

县级官员里的法官、主簿职位,正适合他们担任。

这个说法,引来很多参加明法科和明算科的举子认同。在结果没有出来前,他们都有登上副榜的可能。既然有机会当官,当然要积极参与。

他们的这些言论,启发了其他举人。在会试结果出来之前,他们都有可登上副榜的可能,所以他们提出,进士科副榜的举人,应该按以前惯例直接授予教职,不用参加恩科。

这个说法,一些举人赞同,一些举人却觉得不妥。认为皇帝设立明经和明书出身就是为了选拔教职官员,还特意允许副榜举人参与。他们这个提议,实在贪得无厌。

这件事在一些举人之中,开始引发了争论。进士科副榜要不要直接授予教职,明法科和明算科副榜要不要赐予出身,都是举子关注的问题。

在看到很多官员赞同增设县官后,众多举子的目光,开始转向这这点——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争夺胜利果实,想要让朝廷的决策,更加有利自己。

这些人在免费发行的增刊上,掀起一场大辩论。虽然没有稿费,他们也乐此不疲。

京城的民众,免费看到了一场大戏。看着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举人,在报纸上争论不说,甚至在现实中辩论。他们纷纷觉得大开眼界,满足了心中的好奇心。

《京报》的发行数量,也是一增再增,从原本的几千份到几万份不等,稳定在五万份左右。京城大部分人家,已经都有购买。甚至有家庭不止买一份,识字的读书人都要看。

顺着这个形势,京报集团推出了订阅服务。可以让有钱的人家,一次订购一年。京报集团会根据他们的门牌号,直接把报纸送过去。

这个门牌号,也是卫尉署的功劳。在京城各个大街小巷的名字完全确定后,他们根据房屋,为各家订上了门牌号。并且登记户口、重新发放户口簿,确定常住人员和临时居住人员。

这件事情主要是为了配合锦衣卫工作,揪出京城可能存在的建虏间谍。但是在客观上方便了邮递业务,京报集团的报纸,可以根据门牌号,直接送到家里面。

在皇帝提点内府监可以和太仆寺合办邮递公司后,内府监已经把原本各个报房的送报人聚集起来,合资成立京城邮递公司。目前专门负责送报,并且做一些跑腿的工作。

邮递公司内部,已经规划着按皇帝的指示,在各个街道设置邮筒、发行邮票,开展信件邮递业务。

只是目前太仆寺对驿站的整合还没结束,信件难以送到京城之外。这项规划中的业务,还没有全面展开。

但是太仆寺卿秦士文,已经看到了邮递业务的前景,也看到了太仆寺在这个行业的优势。已经打算在各地成立类似的公司,负责信件邮递、邮运物品等等。

凭借遍布全国的驿站渠道,以及统管邮政事务的职权,太仆寺能在各地的邮递公司中占据一半的股份。将来每年获得的分红,就能让太仆寺成为最有钱的衙门之一。驿站不仅不会赔钱,反而能挣钱财。

现在,他就在催着太仆寺的官员,把邮递公司的章程定下来,吸引各地商人,在当地开办分公司。

这件事成果如何暂不好说,但是在京城的报纸订阅服务推出后,很快受到了欢迎。

尤其是京城各个衙门,在内府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的明示下,几乎都拨出经费,订阅报纸提供给衙门官吏。

毕竟这不是花他们的钱,内府监也称得上朝廷机构,执掌者更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他们当然要卖面子,花钱订阅支持。

尤其是一些高级官员,为了能早早看上报,也纷纷花钱订阅,看报纸上的消息——

这些人几乎都知道,《京报》不但是皇帝让内府监办的,有些评论员的文章,甚至隐藏着皇帝的意图。想把握朝堂上的风向,这份报不可不看。

在他们的带动下,京城的官员和有钱人家,几乎都订阅了报纸。

各大酒楼、客栈、茶坊,见此也纷纷订阅了,以便吸引客人。

单是这些客户,就能让《京报》每期至少卖出一万份,喜得王承恩整日乐呵呵的,知道京报集团算是稳了下来——

只要有稳定发行的《京报》存在,其它的报刊就能在上面打广告,然后逐步推出。根据销量和内容,发行旬刊、月刊。

可以说,朱由检策划的用士子舆论影响朝堂决策的事情,不但让增设县官事情的成为定局,还让报纸的影响力,深入官场民间。

为了进一步显示自己对舆论的重视,增加报纸的影响力。朱由检在看到有关副榜的事情争论越来越大后,他让人刊登了一条消息,决定让所有应试的举子,举行一次集议。

这次集议,就讨论有关副榜的事情。由各方阐述观点,再让举子选择。鸿胪寺官员见证,计票确定结果。

朝廷会参考集议结果,制定相关政策。每个举人都有神圣的一票,让他们慎重选择。

这个决定,让京城所有举子欢呼雀跃,也让官员震动。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帝竟然把决策的事情,交给所有举人。

虽然只是有关副榜的细枝末节,但是却代表了一种可能:

朝廷能召集民众,商议大政方针。

这对朝堂决策,必然产生冲击。大明所有官员,都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但是也有人欢欣鼓舞,负责重制礼乐的刘宗周,就是其中一员:

“国人大会,这就是大明的国人大会啊!”

“《周礼》曰: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

“陛下是想从举人开始,重新让万民集议。”

周朝时期的国人,有参政议政、参与诉讼等权力。周厉王的时候,禁止国人诽谤他的政策,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然后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驱逐了周厉王。召公与周公代行王政,并改称年号为共和,史称“周召共和”。

这就是有名的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

刘宗周在琢磨周朝的制度,为大明重制礼乐。所以他看到举人集议这件事,便想到了周朝的国人大会。认为皇帝要把这项权力,重新还给民众。

这让他如何不欢欣鼓舞,认为皇帝是圣君。

但是其他官员,就不是这个想法了。他们想到以后举人等士民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便把眉头紧皱。认为这样做颠倒纲常,让士民难以管教。官员说一不二的权力,会受到严重侵犯。

所以他们纷纷上疏,激烈反对这件事。而且引经据典,说明这件事情的不合理。

但是他们的奏疏,根本不用朱由检去反驳。刘宗周这个重制礼乐的负责人,就把他们按了下去。

这位儒学宗师,在被朱由检拜为帝师后,几乎确定成为当世儒学第一人。他的观点,就是儒家的正统解释,其他人想要驳倒他,要付出成倍的努力。

刘宗周拿国人大会举例,说明皇帝这样做符合周礼。如今大明要重制礼乐,不能拘泥于以前的制度,要参考周礼,用心揣摩圣贤留下的用意。

在他支持之下,举人集议的事情,毫无疑问地获得通过。朱由检选择在放榜之前,召集举人在贡院中集议。(本章完)

关闭